2015/08/15

張英哲:「當今台灣人民的哲學實踐 - 從意大利哲學家葛蘭西(A. Gramsci, 1891-1937) 的實踐哲學 談起」

節目連結:

張英哲(2015/8/23Cafe Philo)演講的影音片連結: http://www.5philo.com/index.php/carousel/item/687-carousel-item-6

未完成的文字稿  在後
------------------------------------------------------------
Dear all:

我們  2015/8/7 (星期五 談論會
當今台灣人民的哲學實踐 - 從意大利哲學家葛蘭西(A. Gramsci, 1891-1937)的實踐哲學 切入

蘇迪勒颱風侵襲台灣而延期
談論會       改訂於2015 8 23 (星期日) 14:00–16:30

    (海報製作者哲學星期五 團 隊.      感謝 沈清楷教授 同意使用)

======================== 
題目:
「當今台灣人民的哲學實踐 - 從意大利哲學家葛蘭西 (A. Gramsci, 1891-1937) 的實踐哲學 切入

節目連結   :
地點:  

【時間】2015 8 7 (星期) 19:0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3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6號出口) ;
(地圖)
(https://www.google.com.tw/maps/place/100%E5%8F%B0%E5%8C%97%E5%B8%82%E4%B8%AD%E6%AD%A3%E5%8D%80%E7%B4%B9%E8%88%88%E5%8C%97%E8%A1%973%E8%99%9F/@25.045286,121.5244123,13z/data=!4m2!3m1!1s0x3442a97074e9d321:0x35e81707bb67fee9?hl=zh-TW

敬邀您們​​前來討論賜教

張英哲 敬邀
2015/8/14
====================================================

張英哲
當今台灣人民的哲學實踐-從意大利哲學家
葛蘭西(A. Gramsci, 1891-1937)的實踐哲學 談起
未完成的粗稿

初稿: 2015-8-21
最近修訂: 2015/11/9

目錄
1.   關於詞彙「哲學實踐」與「實踐哲學
2.   葛蘭西的生平
3.   
4.   葛蘭西的實踐哲學 
5.   葛蘭西的實踐哲學能夠給台灣人民什麼啟示?




1.  關於題目裡的詞彙「哲學實踐」與「實踐哲學

哲學實踐」與「實踐哲學」這兩個詞彙都不是什麼艱深或玄虛的概念。哲學很簡單,它是人們思考的產品。哲學就是用思想去了解、去解釋世界。在這個意義說來,既然思考能力是每一個正常人的能力,因而每一個人可以說都是哲學家。當然,一般人的思考產品與專業哲學家的,是不盡相同的。

正確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與歷史唯物主義/Dialektischer und Historischer Materialismus/Dialectical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1]、列寧的理論與政治實踐以及俄國十月革命,對了解葛蘭西在社會科學與政治實踐領域裡的意義是有幫助的。

實踐的哲學」一方面是葛蘭西在被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囚禁在監獄的時期為了規避書信檢查而用之來代替「馬克思主義」的密碼語文。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確實也就是實踐的哲學」,而這個哲學就不只如前述的、用思想去了解、去解釋世界,而是進一步要改變世界。(參閱: 馬克思: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第1, 2, 3, 5, 8, 9提綱,特別是第11提綱: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與歷史唯物主義/Dialektischer und Historischer Materialismus/Dialectical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的出發點不是天上、不是思想而是人們賴以生活與生存的地上以及在現實裡生活與生存的個人與人群。雖然地球和自然界是從宇宙的物質運動裡產生的,然而人類的社會和人類的世界卻不是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創造的,而是人類自己創造的。因此,人類的社會和人類的世界也都是人們自己可加以發展和改變的。

把改變社會和改變世界的工作當做自己的任務的哲學就是「實踐的哲學」。凡是人們可以實踐的社會理想的思想和世界觀,都可以被認為是「實踐的哲學」。

凡是人們在一定的歷史時代和一定的社會關係裡,為了提升人類的生活與生存的品質,提升蘊涵人性尊嚴的生活與生存的條件,而去思考值得追求的、可以實現的社會理想與目標,可以實現的社會進步的價值,進而以概括和系統的思考能力,把這些內容整理成為理念思想與世界觀,這就是「實踐的哲學」。
而人們努力地經由自己的社會行動,追求實現這樣的理想與目標,就是「哲學實踐」。

2.   葛蘭西的生平
台灣被割讓給日本的四年前,1891年,葛蘭西生於意大利西部海域的薩丁尼亞小島,他的祖先來自阿爾巴尼亞。他的家庭在他孩童時因家道中落而陷貧困。他三歲時身體受重傷,一生與疾病搏鬥,身體駝背,及長身高也不到150公分。

1911年葛蘭西年二十歲進入意大利北部的Turin大學修習歷史、哲學、文學和語言學。這所大學所在的工業小鎮Turin,雖然是個社會主義運動的堡壘,Turin大學的校園裡卻充滿著唯心主義的人文氣息。

1913年葛蘭西加入意大利社會黨。之後他就在「Avanti/前進報」和「Ordine Nuove/新秩序報」活動,並領導工人蘇維埃運動。1921年他和Togliatti領導創立意大利共產黨。1922-1924年間他代表意大利共產黨參與共產國際在莫斯科維也納執行委員會。1922年底意大利法西斯黨在墨索里尼的帶領下「進軍羅馬(Marcia su Roma / March on Rome)」,發動政變,並建立法西斯政權。葛蘭西領導意大利共產黨和工人運動堅決反抗法西斯主義。1924年葛蘭西代表意共成為國會議員。19251月墨索里尼宣布法西斯黨為意大利唯一合法的政黨,從而建立了法西斯主義獨裁統治。192610月墨索里尼被暗殺未死,他藉此解散所有反對黨,取消新聞自由,並於1926118日不顧國會議員的豁免權下令逮捕葛蘭西。經過羈押和審訊,在台灣共產黨創立的那一年,1928年的64日葛蘭西被判209個月又5天的有期徒刑。檢察官放言: 『要讓這顆頭腦停止思考二十年。』(Zamis: Nachwort I, S.341.)

1914-1918年人類第一次陷入一場世界規模的資本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野蠻的戰爭孕育出工人階級的社會革命。1917年俄國成就了社會主義的十月革命

俄國的十月革命在迄今資本主義與新自由主義占支配地位的時代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根本之惡(Grundübeln)。然而,如果沒有十月革命 那麼人類史上克服三大歧視(Diskriminierung)是不可能想像的: 對女性與社會弱勢者階級的政治權利的限制,以及殖民主義與種族主義。 (Domenico Losurdo: Das 20. Jahrhundert begreifen , Vgl. Z. 97, 3/2014, 底頁內頁)

十月革命鼓舞了全世界的反戰運動、社會主義運動與反殖民主義運動。1918年德國巴伐利亞成立一個社會主義共和國。1919年德國慕尼黑和匈牙利各自建立了一個蘇維埃共和國。這些共和國壽命雖短,卻實實在在存在過。 (Vgl. Hobsbawn: 極端的年代,頁100) 然而此後在西方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就再也沒有發生像俄國十月革命一樣的工人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1921年中國共產黨創立。1928415日台灣共產黨創立。此後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世界上沒有出現一次成功的社會主義革命。
-----------------------------
葛蘭西被監禁在身體與心理都沒有人性尊嚴的惡劣條件下,健康日漸惡化。(Wiki) 他被隔離與外界接觸,只有很少的親人獲准探望他,只有他過去的一位教授和一位朋友可以給他提供一些書籍。1929年初起他獲准在監獄裡寫作。在監獄裡他最關心的仍然是反法西斯鬥爭、被壓迫被剝削的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以及社會主義的革命運動。革命,就是改造社會的實踐,就是要改變那種使人受屈辱的社會關係,就是要為社會的進步而奮鬥,就是要建立符合人性尊嚴的社會主義社會。 (Zamis: Nachwort I, S.343)

1929-1935(主要在1930-1932)年間葛蘭西在法西斯嚴密監控的監獄裡以語言密碼、以奴隸般的語言,以日記、筆記、註解或片段的形式,以及翻譯,大部分是自德文著作。 ( Zamis: Nachwort I, S.341f.) (Fulberth: Marxismus, S. 57; ) 寫出了32本的手稿,這約等於用打字機打出4000頁的文字數。(Metzler, DDR-Philosophenlexikon)這些文字後來被稱為「獄中扎記/Quaderni del carcere」,其內容包含多樣,文學、歷史、文化、哲學、政治理論等。(Jakobinismud, Machiavellis Fursten, Renaissance, Humanismus, uber das Verhaltnis von Kkassen und Parteien u.a. )

不過,葛蘭西最關心的是工人階級和農民的解放事業,社會主義革命以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與Hegemony的問題。此外他也注意資本主義的支配階級在一國之內以及在國際上(例如USA)如何建立Hegemony
-------------------------------------
1932年以後葛蘭西的健康更因監獄沒有人性尊嚴的惡劣條件而快速惡化。他拒絕申請特赦,他認為那是政治-道德的投降,是一種自殺。1932年,法西斯政權因為「進軍羅馬」十週年而頒布全國減刑。葛蘭西獲得減刑為124個月。接著1933年,墨索里尼外界和國際的壓力下葛蘭西轉往一家被嚴格監控的醫院。(UdSSR; Romain Rolland; Zamis, Gramsci I, Nachwort, S. 349. )1934年葛蘭西獲得有條件的釋放,但仍被拘禁。1935年他才被轉往羅馬的一家醫院。1937421日他的刑期屆滿,而獲得自由。可是他的健康已經非常惡化,而仍然必須住在醫院裡。一個星期後,427日他就因腦溢血而與世長辭,時年47歲。在隔天孤寂的葬禮上參加者只有他的哥哥和兄嫂。1943年同盟國解放意大利後葛蘭西的墳墓才被移往羅馬的教會墓園。(Wiki)

葛蘭西經歷了和其他偉大的意大利兒女一樣的命運,和BrunoGalilei Campanella和其他許許多多的人物一樣,他們遭受深重的苦難和犧牲,因為他們在人類追求更美好的將來社會的道路上,堅定地站在追求人性與社會進步的陣營,反對壓迫與剝削的社會關係。葛蘭西來自意大利的工人階級運動。他將繼續活在追求社會進步的人們的心坎裡。(Zamis: Nachwort II, S.350)

3.     

4.    葛蘭西的實踐哲學
葛蘭西是第一位研究工人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在工業較/最發達的國家裡失敗的原因的馬克思主義者。
葛蘭西分析革命條件的差異,資本主義在新的生產力的基礎上所發生的轉變,以及文化結構和階級結構的改變。他並且思考,在工業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裡的社會主義改造的策略與方向 (Fulberth: Marxismus, S. 57)

葛蘭西發現
『我想  列寧也了解   現在在西方的國家裡所要進行的工人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   那種俄國在1917年所使用的「運動戰」 只能夠/且應該轉變為「陣地戰」 因為這裡的軍隊能夠迅速地集結龐大的軍隊和彈藥       不同於俄國在這些工業較發達的社會裡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國家機器(società politica)之外存在著一個發達的中間領域società civile。或說,在上層建築裡有一個國家機器和一個發達的私和半私的領域società civile。『Der Staat ist gleich der politischen Gesellschaft plus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 das heisst Hegemonie gepanzert durch Zwang.(Zit. nach: Gramsci I, Nachwort, S. 343)『國家就是società poitica/Politic Societysocietà civile/Civil Society/ Zivilgesellschaft,國家就是società poiticasocietà civile,也就是用暴力/強制力(Zwang)武裝的Hegemony。』

這個中間領域(Società civile/Civilsociety/ Zivilgesellschaft) 不是指社會階級或社會階層 是一個sozial-kultureller Zwischenbereich,它包括許多互相交織的元素成分現象-- 制度  設施 意識  意識形態 私或半私的設施 這些與經濟基礎與國家機器互相滲透互相作用 而仍保有自己相對的獨立性 當國家機器陷入危機而搖擺不定時  人們就會看到/驚覺到一個強壯穩定的Festung und Kasematten/要塞堡壘    società civile/ Zivilgesellschaft 的存在 國家機器只是被推向前線的戰壕(Schtuzengraben) 不過要注意 每一個國家的情況都不相同  必須做具體的研究
(GH 4: 873, 874)( zit. nach Fulberth: Marxismus, S. 58)
-------------------------------------

葛蘭西從而發展出幾個用以分析的幾個概念,這可以說是他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方面的貢獻。例如: (società poitica/politic society) (società civile/.....) (blocco storica/historic block)  senso commune Der organische Intellektuelle  Jedermannsphilosophie/每個人的哲學  Zwang/強制 Diktatur 運動戰 陣地戰 先鋒黨 (Gramsci heute, 12, 21) (organico Intellektulle/organic Intellektulle/organische Intellektuellen/有機的知識份子)
…..  egemonia/hegemony/ Cultural Hegemony 文化霸權(我將說明 為什麼把egemonia/hegemony 漢譯成「霸權」並不適當的理由) …..

文化霸權 (為什麼把egemonia/hegemony 漢譯成「霸權」並不適當的理由):  (未完稿    尚待闡述)



concezione del mondo/Weltanschauung/Weltbild (Holz: Gramci heute, S. 20, 21 )
(blocco storica/historic block) 新的取代舊的Historischer Block (Basis und Uberbau, Arbeiterklasse-Bauer-Bündnis unter der Hegemonie der Arbeiterklasse)
-------------------------------------

在研究裡葛蘭西發展了「Cultural Hegemony的理論」,也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哲學即克服理論和實踐、思想和行動之間的鴻溝的哲學,把Professionelle Philosophie 下降到 此岸Diesseitigkeit

葛蘭西認為,Cultur/文化(包含精神、政治、社會、法、意識、意識形態、道德等等的領域)知識份子的舞台。

葛蘭西指出,一個國家裡的支配者階級在什麼地方、以什麼方式支配(統治)被支配者階級。

每一個階級,從社會的物質生產與再生產的領域,歷史地產生的階級,若要取得支配地位(Herrschaft),要上升成為支配者階級(Herrschende Klasse) 他們就要培養出自己的知識份子階層。這些知識份子的職能在於,研究他們所代表的階級的個人的分散的實際利益,研究其內在聯繫,並加以綜合和系統化,使之成為該階級的世界觀、價值觀、生活思想、行為準則,道德和法的規範等等,並且不僅要在社會的物質生產與再生產的領域,而且也要在精神、政治、社會、意識、意識形態、道德和法等等的領域,賦給該階級予均質的意識 (Homogenität und Bewußtsein),以便使這些意識能夠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senso commune),以幫助支配者階級領導與統御(Hegemony)整個社會這些知識份子從而就轉變成為「有機的知識份子/Organische Intellektuellen」。(Vgl. Deppe; Zamis: Nachwort I, II)

而被支配者階級(勞動者階級),如果要推翻現存的支配者階級的統治,那麼他們也須要培育出自己的有機的知識份子他們應該知道,要在什麼時期、什麼地方、以什麼方式進行改造現存的社會關係。他們必須在平時就要漸漸奪取本階級的Cultural Hegemony。為了Cultural Hegemony而進行的戰鬥就是為了改變被支配者階級的群眾的舊意識的戰鬥,就是在被支配者階級的群眾裡建立新的意識與新的科學的世界觀的戰鬥。(Holz: Philosophische Reflektion… in: Gramsci heute, S. 15, 20, 22 , 24)

葛蘭西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不過後來的人們也要謹慎,不要把葛蘭西在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出寫的關於工人運動和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和戰略戰術教條化。(Zamis: Nachwort I, S.341)

葛蘭西也是一位列寧主義者 他認為列寧是一位最偉大的實踐哲學的理論家與實踐的政治家。Togliatti, in: Gramsci heute, S 140ff.; Zamis: Nachwort I, S.341)

列寧的成就他以高度的靈活性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正統 (Orthodoxie)   並以之來對社會歷史的情況做具體的歷史分析   並且與革命的任務與策略相結合  (Deppe:  in, Z. 87, S. 97)

葛蘭西的實踐哲學就是哲學與政治的辯證統一,實踐哲學就是為社會進步而改造社會的理論,改造社會就是政治行動。他是一位政治理論家,更是一位實踐的政治家,是一位戰士。(Togliatti: Der Leninismus im Denken und Handeln von A. Gramsci, in: Gramsci heute, S. 140.)

葛蘭西認為,他自己是為了政治和哲學的(辯證)統一、為了哲學和歷史的(辯證)統一而奮鬥的人。』『哲學和政治、思想和行動,批判舊的世界觀與創造自己的階級的新世界觀等等兩者的一致和統一(Ubereinstimmung oder Gleichung)   就是實踐的哲學(Philosophie der Praxis) 唯一的哲學    就是在行動裡的歷史 也就是生活本身(Zit. Nach : Zamis, Nachwort II, S. 265)

葛蘭西: 無產階級Hegemonie就是到達無產階級專政的過渡階段。』(Zit. nach: Gramsci I, Nachwort, S. 342)

Der organische Intellektuelle   Klasse  Klassenbewusstsein  Kampf um Kultur   Bewusstsein-werdung und Bewusstseins-wandelung (Zit. nach: Zamis: Gramsci I, Nachwort, S. 344; Holz: in: Gramsci heute, S.15)

『每一個力圖取代既存的舊的支配階級的支配地位的新階級  必須培育出自己的知識份子階層   促使這些份子成長為  有機的知識份子    這些 有機的知識份子“   的社會功能在於:   要把他們自己所從出的那個新階級的意識加以系統化、均質化、使之具備內在聯繫(kohärent )    要把這個新階級從他們的胎包Schosse裡接生出來  這個新的社會階級將把自己從一個自在的階級(Klasse an sich)  轉變成為一個自為的階級(Klasse für sich) 
…………………………………………….
葛蘭西的實踐哲學就是哲學與政治的辯證統一,實踐哲學就是改造社會的理論,改造社會就是政治行動。

葛蘭西是一位政治理論家,更是一位實踐的政治家,是一位戰士。他的政治理論拒絕工具主義 抽象的道德主義和理論 den Instrumentalismus und den abstrakten Moralismus oder die abstrakte Ausarbeitung von Theorien. (Togliatti: Der Leninismusim Denken und Handeln von A. Gramsci, in: Holz/Prestipino (Hrg.): Antonio Gramsci heute, S.140; ) 他是意大利共產黨的創立者; 他是一位工人運動的領導者; 他也是一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

『建立一個階級的統治就是建立一種新的世界觀
『哲學和政治、思想和行動、批判舊的世界觀與創造自己的階級的新世界觀等等,兩者的一致和統一,就是實踐的哲學。
…………………………………………….

5.   葛蘭西的實踐哲學能夠給台灣人民什麼啟示?
台灣人民,當今誰是台灣人民? 每一個民族、每一個階級在不同的時代都各自有不同的社會-歷史任務。台灣的社會-歷史當今發展到什麼階段?當今的台灣人民面臨什麼迫切的問題? 當今的台灣人民的社會-歷史任務是什麼? 當今的台灣人民要實踐什麼哲學? Die Aufgaben der heutigen Intellektuellen: neue kulturelle Hegemonie, Bewusstsein-

(未完成稿2015/11/9)

--------------------------------------------------

葛蘭西的理論重點與他的用語

I.   葛蘭西(A. Gramsci) als ein Marxist und ein Leninist, Die Idee der Avantgarden-Partei, Der Primat der Politik, aber weder Attentistisch noch Voluntaristisch; weder fatalistisch noch defaitistisch, (In : A. Gramsci heute, S 5, Holz: Vorwort ) Die Intuitionen Lenins hinsichtlich des Wertes der Initiative und des „subjektiven“ („subjektiven-aktiven“) Elementes in der umgestaltenden Praxis der Politik. (In : A. Gramsci heute, S 89. )

II. 1917 Russische OktoberRevolution und danach (Neubert (2009), Z. 80, Dez. 2009, S. 101ff.. , 106: ) Zur Perspektive einer sozialistische Revolution nach der OktoberRevolution; Der Primat der Politik;

III.   Società civile/ Civilsociety/ Zivilgesellschaft;  Klassenkampf in diesem Bereich, Bewegungskrieg vs Stellungskrieg  Intellektuelle, Neue Weltanschauung; Historischer Block

IV.    Philosophie der Praxis : = Verwirklichung der revolutionaren Philosophie ist die Aktion der Politik, die politische Aktion, ist die Umgestaltung der bestehenden Gesellschafts- und Weltverhaltnisse;

V. Egemonia, Kurturelle Hegemonie (L'hégémonie culturelle) Konsens=Hegemonie,  Zwang;  Klassenkampf zwischen der konservativen Klassen und den uberwindenden/revolutionaren Klassen, zwischen der alten Hegemonie und der neuen Hegemonie, zwischen des alten historischen Blockes und des neuen historischen Blockes; Neue Weltanschauung

VI.    Der organische Intellektuelle    Kampf um Kultur: um Bewusstsein-werdung und Bewusstseins-wandelung(Zit. nach: Zamis: Gramsci I, Nachwort, S. 344; Holz: in: Gramsci heute, S.15)

Jedermannphilosophie,  Aufklarung in den 17.-18.Jahrhunderten Franzosische Revolution von 1789

VII.           Gramsci und Niccolò Machiavelli (1469 – 1527). Fursten Zur Kritik der reinen Politik. Befreiung der Politischen Wissenschaft/ Politischern Herrschaft von der theologischen, religiosen und juristischen Disziplinen.    Gramsci : An Stelle einer starken individuellen Persönlichkeit, eines starken Herrschers d.h. des Fursten, eine Organisation,  eine Klasse – die Arbeiterklasse.


VIII.         Leistungen und Defizite von Marxismus: Lenins Grosse: (Vgl. Deppe, in: Z. 87, 9/2011, S. 97) Okonomismus und Klassenreduktionismus im Marxismus; Dichotomie von Strukturanalyse und Handlungstheorie im gesellschaftlichen Denken (Vgl. Deppe, in: Z. 87, 9/2011, S. 95)

IX.   當今台灣人民的哲學實踐: Nationenkampf Kampf um National-Unabhangigkeit  Klassenkampf, , Kampf um den gesellschaftlichen Fortschritt; die Aufgaben der Taiwanesischen Intellektuellen

 --------------------------------------------------

Literatur

Dietz Verlag DEV: Philosophenlexikon; Metzler Philosophen Lexikon; Wikipedia: Gramsci, Mussolini;

Engels: Anti-Dühring, Moral und Recht, Dialektik, absolute Wahrheit, (Praxis und Wahrheit)

A.Gramsci (I) (1980): Zu Politik, Geschichte und Kultur
A.Gramsci (II) (1987): Gedanken zur Kultur
A.Gramsci heute (1992):
A.Gramsci (1932-1933): (GH) Gefängnishefte: Kritische Gesamtausgabe in 10 Bänden , Hrg.  

Deppe, Frank (1988): Der organische Intellektuelle bei Gramsci, in: Perpektiven, Zeitschrift für sozialistische Theorie, Sonderheft Antonio Gramsci, Marburg 1988, S. 43-57.

Fülberth, Georg : Marxismus, 2014, S. 51ff..

Holz/Prestipino (Hrsg.): Gramsci heute 1992 Vorwort
Holz (1992): Philosophische Reflekxion und politische Strategie bei Gramsci, in: Gramsci heute, S. 9 ff..
Neubert (2019): Die „historische Mission der Arbeiterklasse“ ...., in: Z. 80, Dez. 2009, S. 101ff., insbes. S.106ff..

Salomon, David : Ideologie und Herrschaft, in: Z. Nr. 90, S. 95 – 106.
Togliatti: Der Leninismus im Denken und Handeln von A. Gramsci, in: Gramsci heute, S. 140.
Zamiš, Guido: A. Gramsci I, Nachwort zu A. Gramsci: Gedanken zu Politik, Geschichte und Kultur, Leipzig 1980, S. 319ff.;
Zamiš, Guido: A. Gramsci II, Nachwort zu A. Gramsci: Gedanken zur Kultur, Leipzig 1987, S.265ff..  


注釋


[1] Materialismus/Materialism」「唯物主義」這一概念會使一些不想嚴肅求知、只想以文字表面想像、而又不懷好意的人稱心快意曲解這一概念。這個現象不只發生在今天,也不只出現在漢文世界,而是始自「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出現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哲學派別的時候就發生在各種語言世界了。為此「馬克思主義」的共同創始人恩格斯1886年就說:庸人把唯物主義理解為貪吃、酗酒、娛目、肉欲、虛榮、愛財、吝嗇、貪婪、牟利、投機,簡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戀著的一切齷齪行為;而把唯心主義理解為對美德、普遍的人類愛的信仰,總之,對“美好世界”的信仰,—他在別人面前誇耀這個“美好世界”,但是他自己至多只是在這樣的時候才相信這個“美好世界”,這時,他由於自己平時的“唯物主義的”放縱而必然感到懊喪或遭到破產,並因此唱出了他心愛的歌:人是什麼? 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載於: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第II節,載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1卷,頁324以下


======================================================
附件

馬克思/Marx (1845, 1888)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1)
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主體)方面去理解。所以,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發展了,但只是抽象地發展了,因為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真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的。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客觀的gegenständliche〕活動。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質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於實踐則只是從它的卑污的猶太人活動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所以,他不瞭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

(2)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離開實踐的思維是否現實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3)
有一種唯物主義學說,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因而認為改變了的人是另一種環境和改變了的教育的產物,——這種學說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這種學說必然會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會之上(例如在羅伯特·歐文那裡就是如此)
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並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

(4)
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的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這一事實出發的。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歸結於它的世俗基礎。他沒有注意到,在做完這一工作之後,主要的事情還沒有做哪。因為,世俗的基礎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離,並使自己轉入雲霄,成為一個獨立王國,這一事實,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因此,對於世俗基礎本身首先應當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這種矛盾的方法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從在世俗家庭中發現了神聖家族的秘密之後,世俗家庭本身就應當在理論上受到批判,並在實踐中受到革命改造。

(5)
費爾巴哈不滿意抽象的思維而訴諸感性的直觀;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類感性的活動。

(6)
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於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費爾巴哈不是對這種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 撇開歷史的進程,孤立地觀察宗教感情,並假定出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類個體;
(2) 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質理解為,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地聯繫起來的共同性。

(7)
所以,費爾巴哈沒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會的產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個人,實際上是屬於一定的社會形式的。

(8)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9)
直觀的唯物主義,即不是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至多也只能做到對市民社會的單個人的直觀。

(10)
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化了的人類。

(11)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

馬克思寫於1845年春。恩格斯於1888年作為他的 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單行本的附錄第一次發表。原文是德文


==============================================

馬克思 (1859)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我考察資產階級經濟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順序:資本、土地所有制、雇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世界市場。在前三項下,我研究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分成的三大階級的經濟生活條件﹔其他三項的相互聯繫是一目了然的。第一冊論述資本,其第一篇由下列各章組成:(1)商品,(2)貨幣或簡單流通,(3)資本一般。前兩章構成本分冊的內容。我面前的全部材料形式上都是專題論文,它們是在相隔很久的幾個時期內寫成的,目的不是為了付印,而是為了自己弄清問題,至於能否按照上述計劃對它們進行系統整理,就要看環境如何了。
我把已經起草好的一篇總的導言壓下了,因為仔細想來,我覺得預先說出正要証明的結論總是有妨害的,讀者如果真想跟著我走,就要下定決心,從個別上升到一般。不過在這裡倒不妨談一下我自己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經過。

我學的專業本來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學和歷史之次當作輔助學科來研究。18421843年間,我作為《萊茵報》的編輯,第一次遇到要對所謂物質利益發表意見的難事。萊茵省議會關於林木盜竊和地產析分的討論,當時的萊茵省總督馮﹒沙培爾先生就摩塞爾農民狀況同《萊茵報》展開的官方論戰,最後,關於自由貿易和保護關稅的辯論,是促使我去研究經濟問題的最初動因。另一方面,在善良的前進”願望大大超過實際知識的當時,在《萊茵報》上可以聽到法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帶著微弱哲學色彩的回聲。我曾表示反對這種膚淺言論,但是同時在和《奧格斯堡總匯報》的一次爭論中坦率承認,我以往的研究還不容許我對法蘭西思潮的內容本身妄加評判。我倒非常樂意利用《萊茵報》發行人以為把報紙的態度放溫和些就可以使那已經落在該報頭上的死刑判決撤銷的幻想,以便從社會舞台退回書房。

為了解決使我苦惱的疑問,我寫的第一部著作是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性的分析,這部著作的導言曾發表在1844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鑑》上。我的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果:法的關係正像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係,這種物質的生活關係的總和,黑格爾按照18世紀的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先例,概括為市民社會,而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我在巴黎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後來因基佐先生下令驅逐移居布魯塞爾,在那裡繼續進行研究。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經得到就用於指導我的研究工作的總的結果,可以簡要地表述如下:
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  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gesellschaftliche Bewußtseinsformen)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這只是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

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借以意識到這個衝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的形式 (ideologischen Formen)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据,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  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現存衝突中去解釋。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絕不會出現的。      所以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

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

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後一個對抗形式,這裡所說的對抗,不是指個人的對抗,而是指從個人的社會生活條件中生長出來的對抗﹔但是,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胎胞裡發展的生產力,同時又創造著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因此,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就以這種社會形態而告終。
自從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經濟學範疇的天才大綱(在《德法年鑑》上)發表以後,我同他不斷通信交換意見,他從另一條道路(參看他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得出同我一樣的結果,當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魯塞爾時,我們決定共同闡明我們的見解與德國哲學的意識形態的見解的對立,實際上是把我們從前的哲學信仰清算一下。這個心願是以批判黑格爾以後的哲學的形式來實現的。兩厚冊八開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亞的出版所,後來我們才接到通知說,由於情況改變,不能付印。既然我們已經達到了我們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問題,我們就情願讓原稿留給老鼠的牙齒去批判了。在我們當時從這方面或那方面向公眾表達我們見解的各種著作中,我只提出恩格斯與我合著的《共產黨宣言》和我自己發表的《關於自由貿易問題的演說》。我們見解中有決定意義的論點,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為反對蒲魯東而寫的著作《哲學的貧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學的、雖然只是論戰性的概述。我用德文寫的關於《雇傭勞動》一書,匯集了我在布魯塞爾德意志工人協會上對於這個問題的講演,這本書的印刷由於二月革命和我因此被迫離開比利時而中斷。

1848年和1849年《新萊茵報》的出版以及隨後發生的一些事變,打斷了我的經濟學研究工作,到1850年我在倫敦才能重新進行這一工作。不列顛博物館中堆積著政治經濟學史的大量資料,倫敦對於考察資產階級社會是一個方便的地點,最後,隨著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金礦的發現,資產階級社會看來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一切決定我再從頭開始,批判地仔細鑽研新的材料。這些研究一部分自然要涉及到似乎完全屬於本題之外的學科,在這方面不得不多少費些時間。但是使我所能夠支配的時間特別受到限制的,是謀生的迫切需要。八年來,我一直為第一流英文的美國報紙《紐約每日論壇報》撰稿(寫作真正的報紙通訊在我只是例外),這使我的研究工作必然時時間斷。然而,由於評論英國和大陸突出經濟事件的論文在我的投稿中占著很大部分,我不得不去熟悉政治經濟科學本身範圍以外的實際的細節。
我以上簡短地敘述了自己在政治經濟學領域進行研究的經過,這只是要証明,我的見解,不管人們對它怎樣評論,不管它多麼不合乎統治階級的自私的偏見,卻是多年誠實研究的結果。但是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
這裡必須根絕一切猶豫﹔
這裡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
原文是德文
載於1859年在柏林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
載於:馬克思恩格斯作品集(全集)(MEW)(德文),第13卷,頁7, 8-9

====================================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Marx/Engels, Werke  MEW)
德文版 漢文版 & 英文版 的網址

製作:  張英哲 ( 2015/6/24)

德文版 (Texte-PDF) (每一章節可從目錄直接點閱,不需逐頁翻頁。) http://www.mlwerke.de/me/me_mew.htm (這一網站的卷數尚不完全。)

漢文版 (文字版-PDF) (每一章節可從目錄直接點閱,不需逐頁翻頁。) http://www.marxistsfr.org/chinese/marx-engels/index.htm

英文版 (Marx Engels Collected Works) 英文版的卷序(Volume)

PDF Archive of Marx and Engels

Most of these files are very large. Allow time for the file to download.
For a full listing of files available for download see the directory listing.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